好风凭借力,助你上青云
常用链接
您的位置:首页 >> 成果展示 >> Thoughts备考| 极简主义坚守者,密斯·凡德罗和他改变世界的一生!

Thoughts备考| 极简主义坚守者,密斯·凡德罗和他改变世界的一生!


2022-8-5 16:40:55    浏览 1843 次

“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上帝在细节中(God is in the detail)”、“我不想很精彩,只想更好!(I don't want to be interesting,I want to be good)”。

也许,这就应该是现代设计该有的样子。


不同于格罗皮乌斯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倾向或者柯布西耶多变的建筑理念。

密斯真正开创了属于他的风格符号,并对自己认为美的东西-一种追求极端简洁的风格-极致坚持,始终也不曾迷失。


可以说,这位改变了世界都会1/3天际线的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倾其一生,都在设计着同一件作品!

这是一种疯狂,也是一种偏执。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

 

路德维希·密斯·凡德罗,出生于靠近荷兰边境的德国小镇-亚琛。

1908年,22岁的密斯·凡德罗在彼得·贝伦斯的设计事务所度过了4年时光,

这间走出了三位世界顶级现代主义建筑大师的工作室为密斯积累了丰富的建筑理论基础和项目经验。

现代主义设计先驱,彼得·贝伦斯

 

但对其日后设计风格形成,影响最大的人,却是他老板的死对头-荷兰现代建筑奠基人-亨德利克·贝尔拉格,受其影响,“建筑的统一性”“结构的真实性”成为了密斯日后建筑设计的原则和理念。


一战的结束,社会各方面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典主义的建筑装饰立面已成为奢侈的幻想,德国急需在短时间内建造大量的房屋以供居住和办公。所有新的材料、技术和功能都为密斯的实验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


1921年,佛雷德里希路办公大楼设计稿

 

1921年他设计的佛雷德里希路办公大楼就体现了日后被称为“密斯主义”的全部精神实质,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全部玻璃、钢结构设计的高层建筑,被他称之为“骨骼与皮肤”的结构,也就是目前风行世界的玻璃幕墙建筑的雏形。


之后1923年的“混凝土乡村住宅”构想,再到1925年密斯风格处于发展时期的重要设计-德国古本-沃尔夫住宅的建成,都开始彰显出他的设计立场-非空白而精简,非拥挤而完美。

1925年-1926年,沃尔夫住宅


直到1929年,密斯设计了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的德国馆,这个后来被称为“巴塞罗那馆”的建筑,使其获得了国际建筑大师的地位。

 

1928年-1929年,巴塞罗那国际博览会德国馆


馆内行云流水的内部空间和简洁的建筑结构,完全不同于以往的欧洲风格,再加上其中展示的钢结构椅子,一把被称为“巴塞罗那椅”的无扶手靠背椅,均已成为现代主义设计的经典符号。


这是密斯在二战前最重要的一座建筑,成为他最集中体现自己的设计思想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


1931年,这位慎重、沉默的思考者,接手了曾经拒绝而现在已是千疮百孔的包豪斯,想通过建筑教育结束学院受政治倾向迫害的窘境。

这种以建筑为核心的立场,始终贯穿在密斯3年的校长任期之中,虽然对于建筑的功能要求、建筑的目的性都提出了非常明确的准则。但最终仍无法避免这所传奇院校关闭的命运。

 


 

德国的动荡使密斯不得不在1937年,离开自己的祖国,前往芝加哥伊利诺斯工学院任教,此间,与两个女人的相遇,促成了密斯两座闻名设计史的时代建筑。


艾迪丝是一位单身且有钱的女医生。两人相识后,暗生情愫,她邀请密斯在芝加哥福克斯河岸设计一座周末别墅。

 

1946年-1951年,范斯沃斯住宅


出于密斯纯粹的美学观点,他要给这个女人一个完全能欣赏到美景的房子并想让她也成为美景的一部分,最终“这栋建筑的四周没有使用一片墙体,完全由钢结构和玻璃组成”。


所以,你觉得这是浪漫吗?但芝加哥昼夜20度的温差并不会让你这么认为。


而且密斯固执的不允许自己的女友使用任何 非原设计以外的家具,没有衣橱、没有柜子,就连关闭窗帘的时间都要进行限制。

 

1946年-1951年,范斯沃斯住宅


面对这座为了实现密斯设计理念  而付出了高于预算85%的玻璃试验品,艾迪丝放弃了女友的身份而行使了业主的权利,把密斯告上了法庭。

不过,看着在法庭上真诚阐述自己设计理念的密斯,艾迪丝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


这座玻璃盒子没有让这个名叫艾迪丝·范斯沃斯的女医获得家和爱情,但却成就了一个被后世瞻仰并留名史册的伟大作品-范斯沃斯住宅

 

 

这场官司之后,密斯也处在了待业之中,因为他被认为是“风险”的代名词。然而“天下没有白坐的黑牢”,很多时候上天让你“落魄”的同时或许也在帮你寻找着机会。


当时在法庭上陈述自己设计理念的密斯并不知道,他的真诚不仅打动了艾迪丝,也打动了年轻的菲丽丝·兰伯特。


27岁的兰伯特力排众议,选定了 处于职业生涯边缘 的密斯作为自己父亲公司大厦的设计者。而她的父亲,正是美国西格拉姆酒业帝国的创始人。

 

 

1954-1958年,密斯·凡·德·洛与菲利普·约翰逊合作设计了西格莱姆大厦,这是一栋真正意义上的明星建筑,在四周环绕的古典建筑群中拔地而起,吹响了延续半个多世纪的玻璃摩天大楼风潮。

 

1954年-1958年,西格莱姆大厦


这幢33层158米的大厦体现了密斯一贯的主张,简化的结构体系,精简的结构构件,讲究的结构逻辑表现,使之产生没有屏障可供自由划分的空间,完美演绎他了“少即是多”的建筑原则。


西格莱姆大厦之后,柏林新国家美术馆和修女岛加油站的落成,标志着密斯60余年建筑实践的落幕。从佛雷德里希路办公大楼开始,他对钢铁和玻璃建筑的实验就从未停止,密斯一生都在为此努力。


1962年-1968年,柏林新国家美术馆


而人们也开始把密斯所追求的纯净、透明和施工精确的 钢铁玻璃盒子 视为时代的象征。

在密斯凡德罗之后,世界上便多了一种建筑风格-极简主义。

 


S

 

【以上信息转自微信公众号:S先生的考研说】


友情链接:中央美术学院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北京理工设计与艺术学院 | 北京服装学院 | 北京电影学院

Copyright © 2011 - 2016 Maple. All Rights Reserved.  关于我们

北京美博惠人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京ICP备11044802号-1